首页 > 新闻资讯 > >正文

昆明市乌龙镇水井村:党建引领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

来源:云南网2023-04-17 19:08:46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年来,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水井村以产业振兴为重点,党建引领为抓手,开拓出一条党员带头提高能力素质、带头领办产业项目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。

环固本强基,夯实党建基础

水井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保驾护航。一是吸收新鲜血液,增强支部活力。水井村党总支想方设法在培育人才、留住人才、用好人才上下功夫积极壮大支部“雁阵”,把发展党员工作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,与镇党委同频共振,有计划、有目的地在优秀青年农民、致富能手、专业技术人才、后备力量等优秀人才中发现和培养预备党员5名,发展对象1名,入党积极分子7名,为基层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,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。二是加强理论学习,不断提高发展能力。结合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和“四比四赛”行动,争当“实干家”、整治“太平官”等为载体,促进理论学习教育形成制度化、常态化,提升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,不断提高班子成员适应新形势、解决新问题的能力。三是压实主体责任,明确分工到人。在党总支带领下,研究制定了《水井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》《水井村党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》,真正做到责任压实到人,压力传导到位,任务细化到点,狠抓工作落实。

示范引领,发挥党员带头作用

一是加强教育管理,提高思想认识。每月定期组织党员至少学习一次,主要学习党的路线、方针政策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,揭批暴力罪行等等。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政治学习统一党员的思想提高认识,切实为本村当好政策的宣传员、稳定的保卫员,为维护水井村的稳定和发展出自己的一份贡献。二是干部带头干,成立合作社。水井村党总支协助村组干部成立水井农聚兴农果蔬合作社,以干部带头干,带动村民发展产业。并组织村两委干部积极推进水井村“‘一村一品’金花梨连片种植提效项目申报工作,项目申报资金380余万元,目前该项目已通过镇级审核,上报到区级进行下一步审核。三是凝心聚力,为民办实事。针对村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产业发展与民争水问题,召开村民用水听证会,主动与镇有关部门协调资金,改造人畜饮水和产业用水管,避免产业发展与民争水的情况发生,同时与市区有关部门协调,争取资金300万余元在水井村建设乌龙镇第三水厂,保障村民用水安全。

特色引领,产业发展促增收

依托水井村特殊资源优势、独特气候特点,在产业发展上坚持打好“特”字牌,撑起“致富伞”。一是组织座谈,听取民意。组织召开水井村“一村一品”金花梨提质增效交流座谈会,邀请村民就金花梨产业发展、果蔬农业合作社成立等听取村民意见。二是率先垂范,先行先试。发动两名村干部承包50余亩金花梨果园,建立“水井村乡村振兴金花梨提质增效实验基地”,在早熟梨成熟之际借助“东川区首届花椒节”进行品牌推广,向主办方赞助两吨金果梨以此助推活动,为金花梨产业发展探索道路,积累经验。驻村工作队先行先试,三名队员个人筹集资金2万余元在村里租用十余亩土地进行果蔬示范种植,分别种植人参果、西红柿和辣椒,积极探索水井村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路径。三是专家问诊,提质增效。邀请农业专家就金花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进行实地交流学习。针对专家提出金花梨病虫害防治方案,利用工作经费1.2万余元购买农药,组织公岗人员为全村432户农户、1100余亩、25000多株金花梨树进行病虫害防治,为村民发展金花梨产业建立信心。通过努力,2022年水井村金花梨实现增收30余吨,村民实现销售收入20余万元。

云南网通讯员 黎然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魔王归来任务怎么做(魔王归来任务)